「CEO:與中國共成長」中外CEO對接活動在天津成功舉辦

愛比價相關商品 :

中國

智行天下 能動未來 

北京2024年6月24日 /美通社/ — 以下是來自《中國日報》的報道: 

6月21日,中國日報社聯合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工信局在天津舉辦「CEO:與中國共成長」中外CEO對接活動。該活動以「智行天下 能動未來」為主題,是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的重要環節。

該活動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邀請了多名來自金融、科技、醫藥、航空等行業的知名跨國公司CEO和專家學者,共話中國在智能領域的新發展和新機遇,探討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將如何重塑行業發展並為中外企業提供廣闊發展空間和全新增長機遇。

知名跨國企業人士和專家學者在活動中紛紛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國的發展和制造業數智化持續推進,中國工業大國、工業強國的地位將更加凸顯。

「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創新技術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得益於搶占先機的支持政策的實施,以及過去兩三年人臉識別等許多技術在中國的發展。」瑞士全球金融集團賽德思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王雷(Rani Jarkas)說。他堅信,中國在人工智能技術及其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他預計,在2030至2035年間,中國將在人工智能領域將達到世界前列的水平。

中國德國商會(天津)董事、施洛特(天津)CEO墨柯(Peter Merker)表示,中國人對新技術持開放態度,中國具備非常好的資金和市場條件以及政府支持。他強烈反對對新技術的制裁,認為應該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共贏。「制裁?不如,把手伸出來,合作!」他說。

對外經貿大學校長趙忠秀評論說,中國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工業基礎,具備了完備的工業體系,而數智化是產業升級的必經之路;可以預期,數字化、智能化會為中國的產業升級、智能制造插上翅膀,為中國的工業發展進一步賦能,中國將為世界的產業發展和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認為,當前全球制造業重新布局,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發展,服務向優質化發展是大勢所趨;要通過制造業的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此次活動上,與會嘉賓對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在天津成功表示熱烈祝賀,一致看好天津智能產業的發展前景。他們認為天津的高質量發展將給中外企業帶來更多發展契機和成長空間。

羅爾斯羅伊斯大中華區總裁、中國英國商會名譽主席李安(Julian MacCormac)高度評價數智化技術在中國的應用,並表示羅羅將繼續在中國投資,為客戶提供其需要的服務和支持。

中國歐盟商會國家代表、埃尼集團全球副總裁、埃尼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喬瓦尼(Gianni Di Giovanni)認為,天津將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作用。他表示,智能技術在能源、汽車等領域的應用已帶來諸多便利,預計未來兩到三年裡,智能技術的可及性將進一步擴大,給人類社會帶來更多福祉。

英國中華總商會副主席鄭榮昌(Peter Jeng)指出,AI等新技術的發展將提升貿易的透明度,促進中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

艾傑爾-飛諾美中國總經理蘭俊表示,中國在藥品和醫療器械領域的智能產業發展迅速,技術創新不斷湧現,生產力顯著提升,並且在前沿應用和新興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通過政府的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中國的智能產業將在全球舞台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碳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ESG工作組專家黃彥翔表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門類,這為將智能技術整合到各個制造業領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天津的智能零碳港口和低碳工業園區是這方面非常典型的例子。

天津港集團、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等知名天津企業參加了此次對接活動,並與外資企業高管深入交流。

作為中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天津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堅持政策先行、技術為先、產業發力、應用牽引,全方位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能級,努力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2023年,全市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人工智能正加速賦能推進天津新型工業化,成為天津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路徑與全新引擎。

賽德思集團旗下基金近日落地天津濱海高新區,並將在生物醫藥等領域與高新區開展產業投資等合作。

6月21日,以「智行天下 能動未來」為主題的「CEO:與中國共成長」中外CEO對接活動在天津舉辦。作為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的重要環節,中國日報社聯合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工信局共同舉辦了該活動。中國日報 王壯飛 攝
6月21日,以「智行天下 能動未來」為主題的「CEO:與中國共成長」中外CEO對接活動在天津舉辦。作為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的重要環節,中國日報社聯合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工信局共同舉辦了該活動。中國日報 王壯飛 攝

 

引用來源 : PRN Asia

美通社